深圳大学
2682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建校41年,深圳大学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学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00.74万平方米。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图书馆馆舍89759㎡,全校纸本资源461.37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349.37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部P3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个。有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研究平台5个,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深圳大学现有在校生44688人,其中本科生28827人、硕士研究生14559人、博士研究生854人、留学生448人;现有成人教育学生2563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学院,103个本科专业和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学科17个;有学术学位博士授权一级学科15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7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地球科学、免疫学、数学等18个学科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6位;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深圳本土高校中率先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发起组建“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9所,上线课程884门,选课学校累计766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95万。2022-2023学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1384项,其中国际67项、国家级517项、省部级800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162人,其中专任教师2686人(教授592人、副教授902人、讲师1151人)、技术人员597人、管理人员879人。有博士后1146人,专职研究人员654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8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96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1396位。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9亿元;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5项,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2023年SCI收录论文5812篇,SSCI收录论文663篇。2023年获专利授权145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07项。《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CSCD核心库、荷兰Scopus、英国INSPEC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数据库源期刊,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称号;《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首届全国双十佳学报、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90所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遍布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包括师生交流交换、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学生就读深造,打造学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当前,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而努力奋斗!(本页更新于2024年1月)
南方医科大学
3529 免费课程
共2课时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广州和顺德两个校区。学校是广东省首批5所省属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医科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连读)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学校连续3年入选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2023年入围全球前400强。学科建设: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3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入围全球前0.5‰、药理学与毒理学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47。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教育教学:学校是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先后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9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现有国家特色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6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0门,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国医药院校第1。现有国家级规划教材16部、国家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2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建设奖2项、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建成1个国家级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25个广东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近年来,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高天明、刘超等多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成绩稳居全国医药类院校前两位,共获国家级奖项48项,其中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金奖12项。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30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73人次,其中: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教学名师6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6人,长江学者32人,国家“杰青”28人,国家特支计划25人(青年拔尖人才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人,国家“优青”25人。科学研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0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29项,省部级一等奖55项,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8项,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6位、全国独立医科院校首位、广东省高校第2位,连续8年跻身全国30强。附属南方医院国家基金立项数连续3年位列全国医疗机构前10,其中最好成绩为全国医疗机构第3位、广东省医疗机构第1位。2023年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15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3、独立医科院校第1。《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项目,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医疗实力:现有附属医院15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1所,展开床位数约22000张,年诊疗服务人次约2200万人次。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43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97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南方医院、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江医院、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行列,7所附属医院获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以上等级。南方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更新时间:2023年12月)
华南理工大学
8715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0年起稳居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全球排名前1‰。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29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31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17年,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校区按照“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发展定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率先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
4590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校现有大学城和三元里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05亩。设有15个二级学院、18个独立科研机构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还建有6所校政合作医院,以及适应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实践需要的3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农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学生的专业29个,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有全日制学生19427人,其中本科生12240人、研究生5991人,港澳台842人,外国留学生354人。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3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历史上曾有以罗元恺、司徒铃、邓铁涛、黄耀燊、梁乃津、刘仕昌、李国桥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名家在校执教。现拥有以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林毅,包括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学校教职工13530人,其中校本部1358人,附属医院12172人,其中高级职称226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6人、省级人才279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特岗学者2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珠江学者12人、省特支计划14人、省名中医96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开展有组织科研创新。拥有中医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拥有“岭南中药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方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粤港澳中医药与免疫疾病研究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针灸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药学研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近五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332项,获得纵向经费10.8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522项,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9项。学校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与政府共建医院6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还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9年蝉联“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4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畅销全国。学校积极开展南药种质资源库(圃)、南药GAP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学校坚持国际视野,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创造了人类抗疟奇迹。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3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6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3个传承工作站。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根南粤、放眼寰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上内容更新至2024年3月)
广州医科大学
349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5个教学机构、27个研究机构、15所附属医院。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3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第72位。学校拥有24个国家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94个省级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其中呼吸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排名全国第三、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五、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排名全国第六。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8587人(其中校本部990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39人。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2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建有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课程教研室5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4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3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4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约300人,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31个国家。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扎根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2023年2月更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371 免费课程
共3课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6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652人,外国留学生797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历史沿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区情况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92人,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55.3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6.86%。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8人次,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计划”项目资助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入选广东省省级人才计划95人次;先后聘用“云山学者”477人,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29人。此外,学校还聘有22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学科发展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6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71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31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现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分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人才培养学校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法律、国际仲裁)研究生项目,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基础韩国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日语专业建设系列全国唯一)入选全国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1门次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就业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位。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学术理论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现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加拿大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等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等2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中心”等8个市级科研平台,合作共建黄埔研究院、国际湾区研究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领域,组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等多个科研大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学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承接国家级科研任务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产出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获立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8项,其中文科类国家级重大项目17项,排名并列全国第17,广东省第3,获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64项。在SSCI、SCIE、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和国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学校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为学校外语学科“冲一流”、实现学科高效能“双轮驱动”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国际经贸探索》《现代外语》持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国(境)外合作与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推进国际化高端合作平台构建、国际化科研及社会服务提速、国际化影响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国际化师资队伍优化等五大任务,促进教育国际化卓越发展。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已与64个国家和地区的496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留基委“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高端传译人才培养项目”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欧洲文化研究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办学条件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有着便捷快速的校园网络和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总面积超过1.9万平方米的各类语言语音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42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7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04.97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02.98万册,生均图书133.17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2.60亿元。发展愿景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持“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价值观,弘扬“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学风,矢志追求卓越,奋力争创一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更新至2023年12月)
华南农业大学
6784 免费课程
共5课时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6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5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凤亮、校长薛红卫。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103个本科专业,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微生物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社会科学总论(依被引次数排序)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390人,其中专任教师2626人(正高级481人,副高级958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63人,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致力于培养具备崇高理想、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务实精神的拔尖创新和行业领军人才。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现有在校生5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3.7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以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2门和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近两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和“广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努力增强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勇担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现有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动物疫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兽共患病防控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畜禽产品精准加工与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禽流感专业实验室(广州)、国家非洲猪瘟区域实验室(广州)等1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116个,广东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3个。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2项,实现国家科技进步、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三大奖全覆盖。学校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社会服务,设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和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企共建产学研新型研发机构49个;与政府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地方分院3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地方分院7个。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前已与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8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签订了235份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成立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获批3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与港澳台地区大学的学术交流日益加强。获批牵头打造“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业有害生物技术绿色防控专业科技创新院和“科创中国”中国-巴基斯坦大豆产业科技创新院;牵头组建的“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已有中国和拉美15个国家的68所院校及科研机构入盟,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巴西、墨西哥等高校共建全球首批“中文+农业科教发展中心”项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学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承“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坚持“以农为本不能忘,农业特色要弘扬,走向综合有选择”,守正创新、奋勇争先,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朝着建成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勇毅前行。(2024年3月更新)
华南师范大学
8415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38个学院、11个研究院(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办学史可溯源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创建的两广师范学堂和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建校史则始于1933年创办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学校革命传统深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复兴民族”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林砺儒、何杰、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校校长。吴三立、高觉敷、王鹤清、盛叙功、王越、阮镜清、黄友谋、郭大力、熊大仁、罗倬汉、饶宗颐、潘炯华、罗浚、叶述武、叶佩华、汪德亮、李镜池、李匡武、康白情、朱勃、刘颂豪、孙儒泳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校执教。建校90年来,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岭南,笃志树人,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 如今,华南师范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培育教育人才的南方高地。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师教育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两大战略,推进“双一流”“冲补强”“新师范”三大建设,抓住人才队伍高地、科研创新高地、国际化、信息化四个重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不断优化治理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步伐。 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五德同向”思政工作体系,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作为高校代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2019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2年顺利通过验收。 学科建设成效明显。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A+。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数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 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53个人才培养单位,覆盖12个学科门类,共有97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5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约13000人、博士研究生约1500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省级以上一流本科课程185门。心理学、物理学获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物理学入选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的师范大学。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正高级690人、副高级71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87人次、省级人才260人次。院士(含双聘和外籍)8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四青人才4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9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5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50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 人,省级劳动模范 3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 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类科研平台6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人文社科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平台56个。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和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与清远、肇庆、番禺、梅州等地政府共建4个异地科研机构,获批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国内企业共建39个产学研基地。 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师范生培养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师范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师范大学前列。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致力于提升广东教师队伍质量,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优质附校资源,辐射影响全国基础教育发展。学校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组团牵头单位、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双名”(名师名校长)领航基地、示范性项目和教师远程培训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及培养基地、广东省“双百行动”乡村公共服务联盟盟主单位。获新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含附中、附幼4项),以华师为第一牵头单位的基础教育类获奖数居全国师范大学首位。学校在服务港澳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是香港教育局指定的内地唯一香港教师研修及交流基地,培养培训的澳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师资占教师总数七成以上。 对外交流合作频繁。遵循“融入湾区、深耕东南亚、经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理念,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和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加入了LHCb、BESIII、STAR实验国际合作组、CMS国际合作组,与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6所大学分别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帝汶中心和港澳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港澳台教材综合研究基地获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东南亚7个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研究基地。分别在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设立了境外教学点,与英国阿伯丁大学共建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强国为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教育强国总体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凝练确立了“锚定一个目标、实施‘两步走’战略、激活三大动力、构建八个一流体系”的“1238”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和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力争为广东和湾区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更新时间:2024-03-06
广东财经大学
4580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坚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4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建设成为一所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财经类院校,是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当前,学校正朝着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阔步前进。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广州校区地处琶洲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毗邻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佛山校区位于风景秀丽的佛山市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850万元;图书馆藏书501万余册,有电子期刊册数143万,馆舍面积5.4万平方米。学校实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交叉学科。共有30个教学科研单位、66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是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工商管理和法学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字经济学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是广州市重点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0多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4%,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聘任“南岭学者”1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5支,省级科研团队17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9人。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研理念和“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贡献广财智慧,发出广财声音。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6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在《经济研究》《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等核心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632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3部,99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7份研究咨询报告获得中央主要领导批示。88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有68位专家被聘为省级以上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3个智库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与广东省委网信办、省人社厅、省工商联、省财政厅、省政数局、云浮市政府、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校政行企深化合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作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坚持实施对外合作办学与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筹建合作院校、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合作院校、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歌德语言中心是华南地区唯一—家提供德语语言培训和歌德等级考试的官方权威机构。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在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工作总目标,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台建设的历史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8日)
广州大学
2974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聚焦新工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和新农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16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8593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设有25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十一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其中理工类专业42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6个、艺术类专业8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52个,占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数近70%。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9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612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88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32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35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5人、全职外国和国际组织院士10人、特聘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1人、省部级人才项目入选者94人次、广州市高层次人才311人。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的发展原则,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科、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基础学科支撑能力;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集聚工科力量、强化交叉融合,增创和形成新工科优势。现已形成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8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个学科上榜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和化学工程进入世界排名前百强;27个学科上榜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其中2个位列全国前12%、7个位列全国前20%。学校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主榜第97位,自2020年以来一直稳居国内百强;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463位、中国内地高校第78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551位;在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大学第801-1000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5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4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2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国家级),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覆盖率达100%。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9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课程200门。“减震防灾教师团队”和“数学教育教师团队”入围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3%。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5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荔湾研究院/研究生院。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3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48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6672项,授权专利3526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31余项。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251项。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和冬奥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港澳台交流与合作。来自“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92%,攻读硕博生学位留学生占在校留学生总数的57%。学校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并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22所,分布于五大洲17个国家的20个主要城市;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相继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中澳韧性材料与结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平台16个;获批“土木工程新型复合材料与复合结构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个;土木工程、天文信息技术等2个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项目”。分别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帕多瓦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联合培养等项目80多个。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创新型大学!(更新时间:2024年3月)
【录制片段】小记者播报实践
1969 免费课程
共9课时
走读大非遗
4581 免费课程
共19课时
《走读大非遗》是一档文化传承类节目,节目将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深入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故事和智慧的旅程中,我们将探寻那些古老而珍贵的技艺、传统工艺、传说故事,以及承载着千百年文化沉淀的非遗之美。
广州市天荣中学-学校节目
1 免费课程
共0课时
广州市天河区冼村小学-学校节目
0 免费课程
共0课时
东风西路小学-学校节目
0 免费课程
共0课时
狮山实验学校-学校节目
0 免费课程
共0课时
广东德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网备案号:44010402002774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7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