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科双创论坛
685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教育TV
4829954 免费课程
100%好评 共1课时
广东广播电视台(正厅级)于 2015 年 5 月 18 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第一个“由省、市、县广播电视系统企事业单位联合组成”的全省性事业单位。广东广播电视台是由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广东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和全省 19 个地级市和 76 个县级广播电视台组成;电视信号覆盖亚洲、大洋洲、非洲及东欧等 53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口达 20 亿以上。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汇聚了我台 15 个电视频道,9 个电台频率,以及全省 19 个地级市电视台信号,通过在线高清转码进行网络直播。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定位于教育宣传,将为广东各地级市教育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及学校提供视频相关传播服务,推动广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合作联系电话:18819488424李小姐、18924311681苏先生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人民北路686号广东广播电视台1101A室
湾区研学之声
136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产物。自2013年国家提出相关政策,研学行业获得极大发展。本栏目旨在分享研学行业相关资讯、精品研学课程、成功研学案例,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珠海科技学院
6849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18日,2011年获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先后与吉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2021年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建校19年来,学校共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本科生、186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已发展成为全国有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荣获“广东省文明校园”“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获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转设前连续7年居于国内各大同类院校排行榜榜首,转设后以优异成绩居于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民办高校排行榜第二,连续三年蝉联广东省第一名,连续三年在广东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中获评“优秀”。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党委获评“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获评“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现有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4个、全省“三型”党支部2个、全省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2个。“面对面——助你实现成才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领导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专家来校调研期间,对学校把党建工作放在最核心位置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珠海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利用高校科研平台的资源优势,通过广聚资源以多种形式深化产学研合作。2023年3月,学校获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立项,建设方向为“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学校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投入3000万元建设大健康产业学院、大健康产业研发中心,并主动布局老龄事业及老年大学建设,2023年6月揭牌成立珠海科技学院老年大学,2023年7月获批成为全国首批老年大学建设试点单位、国家老年大学共建单位,目前老年大学已进入办学场地室内装修阶段。学校围绕珠海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设25个二级学院、69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9大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市级优势学科3个,拥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项目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目前正打造大健康与老年康养、工业软件与集成电路2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学校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0年中国大学教学质量排名中位居同类院校首位,目前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24门、省级就业创业特色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先后获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共2项。重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19)》中位列全国同类院校十强,近两年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获得各类奖项39项。 2022年,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获批立项的6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学校坚持立足地方,对接产业需求,积极搭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有各级各类研究机构74个,其中国际合作平台2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10个、市级科研平台/基地15个。近五年,学校科研经费投入总额达2.1亿元;承担国家级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1项;省部级项目120余项,其中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广东省科技厅项目4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项;市厅级项目150余项。荣获澳门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3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引进机制和培养环境,组建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研发能力较强、德才兼备、勤奋敬业的教师队伍,其中二级教授25名、博士生导师71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学校不断加强名师建设,现有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6名、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东省师德先进个人1名、广东省三八红旗手1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校长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2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30名教师获得广东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资助,2名教师入选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021年,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在人才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标志性突破。学校立足国际资源,打造国际化优质交流平台,目前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个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建立交流关系并开展实质性合作;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鼓励学生赴国(境)外学习深造,截至目前已选派3100多人次学生赴国(境)外留学、交流,已选派240多批次、500余人次教师赴国(境)外交流研修;大力培育特色项目,积极创新中外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对接,在金融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英语等5个专业组建“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专班。学校注重塑造学术品牌,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自2006年起开始举办“科技大师系列讲座”,定期邀请院士来校讲学,迄今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和国际宇航科学院的99位院士光临,并主讲了147场讲座。学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类、文化艺术类、创新创业类等赛事,近4年来,获各级各类课外竞赛省级及以上奖励1810项,自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以来,获国家级银奖2项、铜奖14项,省赛金奖7项、银奖21项、铜奖40项,连续9年获广东省优秀组织奖。学校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广东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共有教学楼6栋,实验楼2栋,宿舍楼42栋,教师公寓12栋,两大食堂共8个饭厅(含教工餐厅),拥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建筑面积50000多平方米,现有馆藏图书326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当前正积极推进国学院建设,主要建筑包括学术交流中心、教学与实验场地等,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未来国学院将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大健康教学实习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传承基地,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学校教学、住宿、办公及交流接待需求,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文化品味。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坐落于经济特区之一的广东省珠海市。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被誉为国内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以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为目标,立足湾区,服务广东,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本科教育为根本,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品质良好、专业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嘉应学院
239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广东省梅州市,是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建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现面向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5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本科专业62个,有国家级和省级专业37个。学校设江北、江南、程江、黄塘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亩,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亿多元,纸质藏书260多万册,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10年的办学历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国际”办学宗旨,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30多万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北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培养了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1500多人,其中,教练员(指导员)340多人,入选国家足球队7人,国家级足球裁判7人,国家一级、二级足球裁判员1000多人,获广东省足球竞赛冠军4项。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00多人。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800多项,其中国家级550多项;积极响应教育援疆援藏号召,选派学生参加援疆援藏支教活动10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近2000人。生源质量逐年向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00多人、博士及硕士1200多人)。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创新拔尖人才”、南粤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青年教师等40多人;双师型教师及行业、企业专家200多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为荣誉教授。实施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主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平台建设,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果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获批“十四五”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挂帅”项目,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挂帅”单位。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20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5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500多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600多篇,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2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200多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运用20多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项、省级政府奖5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省市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及高校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建设,服务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高质量做好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深度实施科技服务梅州行动方案,推进政产学研融合,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200多人次,依托学校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工作队,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融湾入海、加快苏区振兴发展。——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赓续文化根脉,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培育时代新人。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打造苏区文化浸润式校园文化。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家音乐文化)传承基地、中国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育人实效。——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派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生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和学术研究,不断扩大办学影响力。——砥砺奋进,开创新局。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苏区融湾入海振兴发展,抢抓国家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规划、“申硕”工作,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团结奋斗!(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10月)
广州新华学院
1889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州新华学院(原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是举办高校中山大学依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的精神,与出资方广东东宝集团有限公司按新机制新模式申办的独立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转设成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广州新华学院。2021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于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并招生,是一所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现有广州校区和东莞校区,占地面积2185亩(含配套用地600亩),面向全国招生,已招收十八届学生,在校生两万余人。学校秉承原母体学校中山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和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宗旨,培养具有优秀思想品格、良好人文修养、自主创新意识、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操作能力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设后,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学术强校、特色兴校、开放办校”办学方略,开新局、谋新篇、启新程,努力把广州新华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努力实现“中国需要清华,中国也需要新华”的“新华梦”。学校广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风光旖旎的火炉山旁;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有麻涌河及华阳湖生态湿地公园环绕;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映生辉,是学习深造的理想胜地。学校坚持以“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理念开展实验室建设,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条件,目前建有医药、经管、理工、文法和艺术设计五大实验实训平台,共有实验室175间,总建筑面积超过三万六千平方米。建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金融职业技能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综合技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务与会计实验教学中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实验室——FABLAB创客实验室;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医学技术实用型教学科研平台——生物反馈综合实验室;省级特色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特色实验室——西门子助听器实验室、博智听觉声学实验室等。与三百多家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医院、企业等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实践、实训的基地与平台。学校引育并举,名师荟萃。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教授任校长;中国当代行政学奠基人夏书章教授任学校发展专家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近百位中外知名学者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首席教授、教学督导为办学治校建言献策;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世界著名经济学家Prof.Ron Anderson等知名学者做客新华讲坛;学校培养了5位南粤优秀教师、1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百余位青年骨干教师,30余位正、副教授。全面实施“六大人才计划”,即“双百”计划、博士导研计划、海外导师导研导教计划、校外导师导研导教计划、“双师型”导师计划、督导倍增计划,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着力构建学术强校人才体系。学校学科布局合理,专业特色明显,切合社会发展需求。目前学校设有2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54个专业: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税收学、金融工程、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经济、法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英语、商务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艺术设计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金融科技、眼视光学、互联网金融、风景园林、智能制造工程、书法学。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是广东省民办高校中唯一开设的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在2016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公共管理学科和医学技术学科在2017年分别获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药学、护理学在2019年分别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重点专业。会计学、护理学分别在2019年、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坚持“学术强校、质量立校”,着力建构学术共同体,提高教师、学生的科研水平,以“真学术”助力“高质量”教学水平;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合作模式,成立了金融研究中心、粤港澳人力资源服务业研究中心、管理会计研究中心、广东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周有光与中国语文现代化学术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新华学院站、粤港澳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康复医学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高度重视产学研创发展,已与广东省科学院、北京左耳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2021年,《2021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学校位列“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全国第19名、广东省第1名。2022年,学校位居“武书连2022中国民办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221所)”全国第19名、广东省第2名。学校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教学传统和“早、正、严、实”的教学原则,以多学科和交叉学科为特点,采取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模式;推进学分制和主辅修制,探索“互联网+”教改和学分银行建设;不断完善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培养人文精神、强调文理医融通、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改革上积极探索,融传承和创新为一体,开设教改实验班——“逸仙新华班”,并因独具一格的“优生优培、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获得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学校积极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探索国际合作模式创新,培养国际视野人才。办学至今,学校与11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38所院校及学术机构建立有国际(境外)合作关系,共签署59份合作协议(不含续签协议)。合作院校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葡萄牙阿威罗大学、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阿联酋伍伦贡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合作项目涉及学科广泛,合作模式多样,共促成23个落地交流项目,包括本硕连读项目、本科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暑期游学项目并根据不同高校特色采用不同合作模式,不断加强对外教育合作,提高办学水平,为我校师生提供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的合作平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广州新华学院全体师生将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新局、谋新篇、启新程,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有特色的广州新华学院而努力奋斗!
广州华商学院
122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州华商学院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现有广州和肇庆两个校区,涵盖经、管、文、工、艺、教、理、医等多学科,在校学生32000多人。自创办以来,我校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狠抓质量、苦练内功,增内涵、强特色、树品牌,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科创成果相继涌现、人才培养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荣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当代民办学校突出贡献奖”、“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排名第3位”、“全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增值评价第1名”等称号。学校现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课程8门。2020年以来,我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项、科研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2021年5月,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5月,学校获批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新设站单位。学校现有广州校区、肇庆校区,分别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荔枝之乡”广州增城和素有“中国玉器之乡”美誉的肇庆四会,校园占地面积一千六百多亩。经过十八载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科学有序,教学设备和文体设施完备。拥有完善的、高标准的教学楼、图书馆、专业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校园布局错落有致,环境幽雅,空气清新、秀丽宁静,是广大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现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图书资源270万册,中文报刊2135种,中文现刊(含报纸)795种,外文期刊60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3万种,清华同方中国知网(CNKI)六个专辑,其中包含中国学术期刊论文、重要会议论文、博、硕士论文、重要报纸全文等约4000多万篇。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由世界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浸会大学前校长陈新滋教授担任校长,师资主要来自国内“985”、“211”高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台湾、香港等地的优秀教师人才。现有教师14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90多人,占比32.79%,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4.72%,其中有海外经历的教师有31人。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南粤优秀教师6人。学校还聘任了一批海内外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及讲座教授,聘任了一大批业界精英和“双师型”教师担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导师。2019年11月,学校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法国化学家Jean-Marie Lehn教授为名誉校长。目前,学校有16个学院(系、部),共48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国际班、2个海外创新班、1个双语班,涵盖了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学校致力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互联网+会计教学一体化改革试验区”,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在校内斥巨资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独具特色的经管学科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云计算、云桌面平台,以及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其中,跨专业综合仿真平台被广东省教育厅纳入省质量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积极推动和开展各项对外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及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多元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与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泰国等国外和港澳台的多家境外高校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举办国际化活动,拓宽其国际化视野。现已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共同创办“3+1”、“2+2”等办学模式。近年来派出约1000多名师生赴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学习与交流,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学校现已获得招收港澳台留学生资格,正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将高等教育融入国际大环境。建校以来,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显著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七万多名,深受用人单位好评,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主要在财经、金融、商贸、管理、语言、外事等领域就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均在97%以上,初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高达96%。学校的科研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不断提升,教师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数和项目经费持续攀升,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的科研论文数量也不断增加。学校现有两个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广东省高校特色重点学科——会计学,广东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广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和“广东省最具综合实力学院”、“中国财经类独立学院排名第3位”等称号。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家及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创百年名校,育华夏英才”的办学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大学制度为支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办学质量与层次,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为实现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4269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197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广东省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做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引领职教,打造中国“双师型”工匠之师培养的南方高地。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高校;1998年更名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转型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为职业院校培养师资;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7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为23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726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12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480万篇。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264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6亿元。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万余人;开设有72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文科类专业37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9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2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主要学科门类,学校ESI工程科学学科全球排名前1%,民族学、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9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700余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00余人。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科技部协同创新平台(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0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市广师大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9项(自然科学38项,人文社科2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广东省技术发明奖1项,第九届广东杰出发明人奖1项,广东省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3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社会服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双师型’教师认定机构”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7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8万多人次。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来华留学生;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有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学校长期聘请外籍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任教、讲学,先后选派多批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次赴海外高校培训、研修和访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发展愿景。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坚持“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职教创特色”和“做强新工科、做特新师范、做优新文科、做大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发展思路,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凝聚“稳规模、调结构、布新局、深改革、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共识,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系统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实施党建引领等九大工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等十大体系,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构建学校“技术+师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建成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一流技术师范大学。(2023年6月25日更新)
广东海洋大学
289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原暨南大学水产系、原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湛江分院先后并入,1979年升格发展为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原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湛江分院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1997年进行实质性合并组建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国家气象局主管的全国重点中专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2021年1月,省委、省政府明确由我校作为举办校,与阳江市政府、省教育厅、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学校在祖国大陆南端两个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和阳江市办学,校园环境优美,依山傍水,绿树长青,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2万余人。湛江市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麻章区海大路1号)、霞山校区(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海滨校区(霞山区海滨大道中5号)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892亩,其中湖光校区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湛江校区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滨海农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海洋工程与能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船舶与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学院。阳江市的阳江校区(江城区罗琴路1号)西靠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山,南临风景优美的罗琴湖,总规划用地面积3500亩,第一期建设项目用地512亩,已于2021年6月建成。校区设有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商学院等5个学院。第二期规划建设7个学院、30个专业。学校秉承“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海大精神,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办学理念,根据“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涉海人才培养的摇篮、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海洋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平台,广东海洋强省、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的目标定位,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师资建设为关键、教育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汪洋和胡春华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提出要求。2018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2021年3月,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莅校调研时指出,海洋大学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和影响力。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5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85个本科专业(含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以上优势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581人,其中专任教师1735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681人、博士学位者857人;博士生导师125人、硕士生导师591人;1个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青年珠江学者、“扬帆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等共8人,省级培养对象14人;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5个省级教学团队、21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11名省部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气象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4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研平台优良。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6个广东省产业学院;1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办学条件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现有校舍总建筑面积111.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6.10亿元,教学科研设备值7.24亿元,图书馆藏书570.81万册(含电子图书)。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育人效果显著。建校88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全国金奖;“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创成果丰硕。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1956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各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国家级项目590项;科研经费达8.81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595项;出版著作教材166部;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16件;发表学术论文6744篇,其中三大索引1455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4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7项,“石斑鱼精准营养研究与高效饲料开发”“罗非鱼链菌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颗粒检测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一等奖;“船舶压载水采样及检测成套技术装备”项目获中国航海技术发明一等奖;“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两广地区牡蛎产业价值链特征与政策研究”等项目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对外交流活跃。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推动与国外及港澳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圣彼得堡船舶与海洋技术学院。服务社会有作为。攻克海水稻技术难关,助力“南粤粮安工程”。“海稻86”发现者陈日胜教授研发海水稻成果亩产突破900斤,被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广泛报道,得到袁隆平院士点赞。研发了基于纳米发电、温差发电、电磁发电等多种发电方式的海洋能收集、转化、管理与存储技术,成果已经在海水淡化、海岛供电等多方面进行了转化应用。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配合饲料普及率以及优质蛋白源自给率,减少对国际市场鱼粉豆粕的依赖,推广应用累计生产石斑鱼高效环保饲料8.47万吨,新增产值11亿元、新增利税2.2亿余元、增收节支5500万元。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和凡纳滨对虾“兴海1号”,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我国对虾产业摆脱国外亲本的控制,自己主导对虾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对虾产业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火龙果、茂海辣椒系列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作为主要依托单位参与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湾实验室),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海洋强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港)、环北部湾经济区,积极助力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聚焦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到本世纪中叶的“三步走”战略安排和今后五年重点实施的“九大工程”目标任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更新日期:2023年11月16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3686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5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强化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共5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拥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特色重点学科4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共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兽医学与农学学科双双入选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数学、畜牧学、光学工程学科进入“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前50%。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7个,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2021-2023年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前1000强。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在主榜单上位列第217位,较2022年进步25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成效显著。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7466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059人,联招博士研究生53人。学校以培养基础扎实、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秉承“明德博学、自强有为”的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2018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文化竞赛共获省级及以上奖励4955项。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易班全国共建工作示范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三下乡”全国优秀单位、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教育部“校企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科技部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先进制造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落户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865人,其中专任教师132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540人,博士学位852人,在聘全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5人,培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和省级高层次人才14人。学校40%以上的教职员工曾在海外合作院校学习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产学研合作,增强科研创新实力。拥有国家标准委国家氢能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佛山)1个,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2018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基金27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技奖励42项,国家级行业协会奖86项。2021年学校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牌;2022年我校7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当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高校排行榜第8位,成绩亮眼,再创学校历史新高。致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举办中-德(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粤-港、粤-澳、粤-台(金融、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本/硕联合办学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组建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际膜生物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联盟。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立足佛山、服务广东、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坚持“高校+高端研究院所+龙头企业”的特色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成为理工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1日)
广东金融学院
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东金融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唯一的金融类高校。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于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2012年起作为广东唯一的特需项目专业硕士培养试点单位招收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2016年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联合招收博士研究生。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金融、保险、会计三个专业硕士授权点。学校现有广州校本部、肇庆校区和清远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300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923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384人,来华留学生196人,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生2.5万余人。教职工2093人,其中专任教师1340人。学校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缘金融而生、为金融而办、偕金融同行、与金融共荣,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应用型、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和科技化为方向,秉承“明德、敏学、笃行、致远”校训,弘扬“励学乐教、求实拓新”精神,坚持“金融为根、育人为本、应用为先、创新为范”办学理念,走出一条依托金融发展、扎根金融办学、服务金融需求的办学之路,逐渐铸就了鲜明的金融教育文化、金融创新文化、金融服务文化、金融制度文化,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金融学科建设、金融人才培养、金融应用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以金融学为核心,坚持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融合发展。现有本科专业51个,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金融学、保险学、会计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用管理等1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法学是广东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3个学科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学校作为唯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参与制定全国本科金融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被誉为“华南金融人才摇篮”和“南粤金融黄埔军校”。形成了包括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教材、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产业学院、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课程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成果,协同育人模式两次被教育部简报通报推广。学校建有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是国家级博物馆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出大批高层次应用型科研成果。陆续建成广东省重点智库、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和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17个,获批13个省级创新团队。科研成果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期刊和Routledge等权威出版机构发表或出版,CSSCI来源期刊发文数在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位列第二。获广东省政府金融创新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一批科研奖励。多篇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论文纳入全国高PCSI、高被引论文,其中数字金融领域论文位列全国前三、前五。多份研究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学报《金融经济学研究》是CSSCI、北大中文核心、社科院人文核心三大权威索引期刊,在全国财经类期刊排名第二。学校创办了全省首家金融科技实验室并获批全省首个金融科技重点科研平台(金融科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建成了全省首个金融风险监测研究系统,并服务11个地市金融监管部门。建成国内高校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开发研究平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模式与7家大型金融机构相继形成校企联合实验室集群,在金融科技创新领域发出“广金声音”。学校在2016年以首名殊荣入选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先后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广东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13个地市政府、中国农业银行、平安银行、广州银行、广发证券、广晟集团、粤财控股等政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建设金融产教研融合创新平台、举办高端金融峰会、在全国率先推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广东省发布区域金融运行指数等举措,着力打好社会服务的“应用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学校经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举办的中国金融论坛——广金千灯湖金融峰会,迄今已召开六届,成为国内知名的千人金融高端论坛。作为国内与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开展全面战略合作的几所高校之一,学校正在构建“东西合璧汇广金”的金融高等教育合作格局,承接中英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共建广东——诺丁汉高级金融研究院,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西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罗素大学集团名校合作,共同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平台、高端金融培训基地和新型国际化智库建设上开展广泛合作。同时,学校与古巴哈瓦那大学合作共建了首个古巴与中国合作创建的金融学与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广东金融学院-古巴哈瓦那大学国家金融学与金融科技联合研究中心),为双方在金融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提供宝贵平台渠道,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实施提供必要的金融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加快办学治校的现代化,推进省部共建战略,强金融品牌特色,育金融文化新风,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应用型金融品牌大学,成为广东金融强省建设的支撑者、区域金融事业发展的引领者、国家金融高端教育的示范者。(更新时间:2023年10月)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2356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高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地处中国南方最大的石化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美丽的海滨城市——广东省茂名市,占地面积135.96万平方米(约2040亩),分官渡、西城、光华3个校区。学校1954年创校,秉承“崇德、博学、求实、创新”校训,坚持“因油而生、为油奉献”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求实献身”学校精神和“听党召唤、为国奉献;艰苦创业、忠诚担当”的广油“西迁精神”,培养了大批管理精英、技术骨干及各类应用型人才,遍布全国各地石油化工行业企业和各级政府机关、科研院所、教育行业,为石油石化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石油石化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从2005年起与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英国林肯大学等67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拥有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石油炼制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石油化工工艺学、化工原理),省一流本科课程27门。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石油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平台、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协同育人中心),5个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示范基地),10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近年来,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师资队伍具有正、副高职称人员573人,博士、硕士学位人员1181人。近年来,自主培养了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者、2名珠江学者。拥有“双聘院士”、中科院“百人计划”“863计划”首席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芙蓉学者、楚天学者、龙江学者、珠江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省特支人才、扬帆计划紧缺人才及高层次人才等50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人。一批教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和省劳动模范、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学科专业开办有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九大学科门类。本科专业60个,其中理工科专业45个,占比75%。工程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通信工程”(2021年、2022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022年、2023年)、“化学工程”(202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2023年)4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3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10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生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科学研究1个院士工作站,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2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产业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石油化工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劣质油加工重点实验室),6个省高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2个省级历史文化研究基地。与英国林肯大学共建国际工业安全大数据研究院。与企业共建“广油——美联新材料研究院” “广油——丰能高新技术研究院” “广油——华丰研究院”等3个新型研发机构。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NSFC)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项目1000余项。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技术发明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励90多项。获专利授权1200多件。对外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波兰、尼日利亚等国及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或政府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及科研合作等项目。2013年,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2014年,成建制培养尼日利亚石油技术发展基金会公派留学生。面向世界各地招收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等部分专业学历留学生及汉语与中国文化进修生。与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中科(广东)炼化有限公司、中石化湛江东兴石化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简称销售华南分公司)、沈鼓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所获荣誉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连续八年)”“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广东省文明单位”、首届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广东志愿服务金奖(集体)”“广东省红十字标准学校”等荣誉称号。发展远景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和石油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依托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三大石油石化央企共建学校这一重要平台,大力实施“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四大战略,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努力建设石化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2月)
深圳技术大学
6059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学校充分借鉴和引进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一流技术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致力于培养本科及以上层次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成一流的应用型技术大学。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筹建深圳技术大学。2016年3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2017年7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的通知。2017年9月、2018年9月深圳技术大学(筹)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了226人和807人。2018年11月30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学校独立招生,标识码为4144014655,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2019年9月学校首年独立招生录取807人,招生的六个省份均高于一本线(高优线/自招线)录取;其中,广东省理科投档线进入前十。根据《中国制造 2025》和深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急需设置学科专业。采取“教授负责制”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即进入实验室,跟随教授学习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秉承“来自实践、面向应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理念。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管理体制和师生评价体系,与国外高校及机构开展共建二级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引进师资力量,共建实验室、联合成立测试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积极与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积极与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将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从德国、瑞士等应用技术大学引进专、兼职高水平教师;从企业、产业界引进高水平技术骨干,致力于打造一支既有突出教学能力、又有丰富技术开发及应用经验、有技术大学特色的师资队伍着力建设面向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并按计划分布发展和优化学科布局。 目前,学校已开设26个专业,所开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至2025年,学校将继续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全面发展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根据《中国制造 2025》和深根据《中国制造 2025》和深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急需设置学科专业。圳、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急需设置学科专业。
湛江科技学院
4981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湛江科技学院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于1999年由广东海洋大学与湛江寸金教育集团合作创办,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2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经过2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具有重要区域性影响、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先后获得“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绿色校园”“湛江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湛江科技学院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正处于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迈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形成高水平发展的新格局的历史新方位。新时代学校办学治校的新思路:学校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服务荣校、文化名校”的办学思路;坚持“应地所需、依地而建、为地所用、因地而兴、受地所托、顺势而为”的基本方略;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专业建设的龙头地位、教学条件的保障地位、师资队伍的关键地位、党建工作的核心地位、依规治校的基础地位,沉心静气抓好教学基本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教学改革,严格规范做好教学管理,凝心聚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战略: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按照新校名赋予的办学新功能,确定了创新发展“新工科”、积极发展“新文科”、聚焦发展“新商科”、联合发展“新医科”的发展战略。通过新增医学门类的学科专业增加“科技”新元素,通过新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新专业,为“新商科”赋能数字经济的新技术,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改造传统老专业,体现当代科技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学校的经济学类、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管理学类等“新商科”专业群具有明显优势,机械类、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类等“新工科”专业群发展势头强劲,语言、艺术类等专业具有自身特点,中医学类专业具有一定基础;初步构建起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同步、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适应、学校的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需求相衔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区域所需的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相匹配的事业发展新格局。把学校建成在国内民办高校中有一定影响、广东有重要地位、粤东西北地区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应用性创新创业型大学。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定位:根据本科院校建设发展规律,学校在深入研究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五个维度形成了学校发展的新定位。办学目标定位:建设具有鲜明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特色的应用性创新创业型大学。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粤西地区、扎根广东,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城市群、主动对接海南自由贸易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办学类型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核心和主体,创造条件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极拓展国际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文学、艺术学为两翼,以教育学、医学为重要补充的多科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和创新创业关键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下设15个二级学院,14个党政管理机构及群团组织;设有4个行业产业学院——“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产业学院”“智能财务产业学院”“智慧城乡建设产业学院”“滨海智慧旅游产业学院”,7个科研创新平台——“北部湾发展研究中心”“生猪产业研究所”“北部湾植物生态与景观研究中心”“粤西数智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沿南海经济带研究院”“媒体融合研究所”“滨海数字文旅研究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财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拥有现代化的大学校园,现有麻章、新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8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新湖校区2020年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按照“现代化、智慧型、书院式”的建设目标,匠心独运打造中西合璧、湖光秀色的巍巍学府,将中国传统书院理念贯穿始终,以校园中轴线为脊,以文理湖为翼,以中轴延展至美丽的湖水为景,校园布局犹如“大鹏展翅”,表达了湛江科技学院展翅腾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愿景。麻章校区建筑以明快的橙色为主色调,象征青年大学生青春活力,古朴的钟楼警示莘莘学子珍惜时光,切勿虚度光阴,校区建筑功能划分合理,建筑风格独特,建筑寓意深刻,建筑群楼错落有致,彰显校园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办学底蕴。学校图书馆由麻章和新湖校区两馆组成,馆舍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图书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资源丰富,能够为师生提供藏、借、阅一体化和跨校区“一证通”借阅模式新服务,是广大师生潜心学问、探究真理的理想圣地。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现有馆藏纸质图书207.75万册,电子图书111.22万册(种);学校长期订购纸质中外文报刊700多种,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等15个数据库;拥有电子博、硕士论文近400万篇,电子期刊13057种,形成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兼备、文字类资源和多媒体类资源互补、与全国图书馆资源文献共享三个层次分明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能够为全校学生学习、教师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学校高水平推进“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实验室建设,建成校内实验室178个,总建筑面积超2.2万平方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82个。其中,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财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财务共享服务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消费者行为大数据实验室、微格实训室等实验室建设水平先进。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相继推出“特聘教授计划”“学科专业带头人培育计划”“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计划”“资助教职工攻读博士学位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育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潜心育人、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近1000人,其中高级职称近250人,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硕士近200人。广大教师扎根杏坛、严谨治学,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年,获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1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9项、省级教学比赛等级奖70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含教改项目)立项35项,开设有50余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学校面向全国9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4000人。已有7万多名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深耕在湛江和省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2022年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奖项249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过硬的实践实操能力和宽广的专业视野,毕业生以其“工作作风踏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真实”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赞誉。学校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文学、艺术学为两翼,以教育学、医学为重要补充,开设有48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涉及经、文、工、教、管、艺、农、医8大学科门类,现有会计学、英语语言文学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培育学科,有会计学、英语2个省级一流专业,有音乐学、园林、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省级特色专业。近三年,学校获省、市各类科研项目立项271项;发表学术论文1292篇,其中被SCI、SSCI、EI、CSCD、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EI会议、中文核心期刊收录共147篇;获授权专利(含著作权)87项;出版专著45部,其中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出版专著12部。学校作为一所年轻而有活力的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紧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务实渐进地开拓国际市场,致力于打造学校国际化教育品牌。在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活跃着来自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外籍教师的身影。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泰国、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等三十多个国家及地区的教育机构与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开展本升硕、交换生、短期研学、带薪实习等三十多个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近年来选派近900名师生赴境外进行交流学习,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精英人才,同时吸纳外国籍学生到我校进行长短期交流学习。(2023年5月更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357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规划面积2484亩,现占地面积1765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是1925年由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仲恺农工学校。1925年8月,廖仲恺先生以身殉国,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何香凝先生等关于设立农工学校的提案,并成立筹备委员会。1927年3月,学校正式招生,初设蚕丝实习科和本科,何香凝先生亲任校长。1980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1997年,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2008年,时任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2015年5月,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2018年5月,时任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任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包含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齐续春、郑建邦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贤达为学校捐资兴建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学校设有二级学院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1个;拥有省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厅级科研平台6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3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本科专业64个。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5249人。教职员工1719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88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09人;现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4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6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珠江科技新星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4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21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柔性引进特聘院士10人。学校加入“中国-拉丁美洲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先后与英国布莱顿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北安普顿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圣道大学、密苏里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西悉尼大学、国际酒店管理学院,日本创价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韩国国立忠北大学,波兰热舒夫大学,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沙巴大学、北方大学、沙捞越大学,泰国皇太后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国家科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意大利亚佛罗伦萨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人才培养及学术合作关系;现为国家农业农村部“首批农业涉外培训合作交流点”。近年来,学校获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等,是广东省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发起单位、广东省新农科教育联盟发起单位,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2023年8月30日)
汕头大学
3723 免费课程
共1课时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学校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学院、商学院、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面向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招收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并设研究生院和11个住宿学院(书院)。现有专任教师1294人,全日制在校生逾2万人,已为社会培养出各类人才逾14万人。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艺术设计、工商管理、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已建成一批既能开展基础科学研究又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研机构,主要有国家教育部智能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病毒学与新发传染病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市共建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粤港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等。图书馆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并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现有图书180.13万册,电子图书336.78万册。学校校园网始建于1990年,目前校园网已延伸到校内每一栋建筑物,学生可以从宿舍直接上互联网,全校教学科研实验设备居国内高校的先进水平。学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多次入围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连续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相关排名,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52位;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多位教师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119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合作关系,同时积极邀请众多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到校访问,为师生开设课程、讲座。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和OBE教育、深化户外素质拓展、开展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深化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2022年10月,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正式启用。东海岸校区将以交叉学科、新兴工科和应用型人文社科为主体,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未来学校将以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为抓手,推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交叉融合,完善多学科背景教师队伍,构建适合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科研人才的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凝心聚力推动多校区一体协同,助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实现汕头大学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建设一所“文理医工融合发展,突出学科交叉特色的研究型大学”而接续奋斗。
广东德暄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网备案号:44010402002774
ICP备案号:粤ICP备17057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