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详情】
一、活动主题
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及其课堂达成路径
二、活动简介
早在1917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学校体育目标体系。近年来,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文件,对体育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特殊的育人价值。那么,新时代的体育教育价值何在?如何在课堂中达成其价值?这是本次活动的目的和重点所在。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体育名教师工作室联盟的4位主持人组成专家团队,通过主题报告、课例展示、教研沙龙等环节,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所承载的历史任务和价值,全面剖析体育教育的“育德”“育心”“育体”“育智”“育美”的系统育人作用,并结合课堂教学实例,诠释体育与健康课堂怎样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三、活动时间
2021年8月13日14:30-17:20
四、活动地点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八楼学术报告厅
五、指导单位
广东省教育厅
六、主办单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七、活动平台
触电新闻、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东网络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教育Plus)、粤教研、广东教育传媒、中国教研网、中国移动和教育
八、活动议程

九、专家、教师简介

肖建忠
三级教授、博士后,广东廉江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体育教研员,暨南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学生体质监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足球协会理事,广东省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所主持的成果巜初中体育“行政班+选项”教学理论与实践》、巜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小学体育课程理论与应用》分获2017年度、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成果奖一等奖。曾获广东省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全国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及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优秀改革成果。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50多篇,著有专著、教材10余册。

李涛
广东省高中体育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山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山市体育学科带头人,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中山市人民政府督学、中山市体育学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山市第一中学体育科组长,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兼职体育教研员。
先后荣获全国学校体育科研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教练员、北京奥运火炬手,广州亚运火炬手。曾获全国教学设计一等奖、全国教学展示评比一等奖、全国教学创新奖、广东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市级以上课题13项,其中获全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4项、中山市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项;近年来出版专著两部,参编省级教材编写6本,40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和奖励。

刘军
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群众体育先进个人,佛山市学校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佛山市兼职教研员,南海区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南海区体育学科带头人。现任职佛山市南海区双语实验学校副校长。
《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础教育),著有《感觉统合课程化理论与实践》、《中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指导用书》(水平三)。研究领域:学校体育教学、小学感觉统合体育课程、校园足球、学校体育特色建设。

李西鹏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佛山市学校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南海区骨干教师,南海区基础教育先进个人,陕师大和华南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北师大和暨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学科教学实践导师。
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青少年体育》、《教育家》、《广东教育》等期刊发表文章20篇,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4项,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荣登人民日报“人民号”平台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
著(编)有《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明师教学风格案例多维解析》、《课堂走向未来》、《大学生体育与健康》等。

李佳良
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中山市骨干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中山市学校体育发展小组成员,中山市体育中心组成员,现任中山市石岐中学体育科组长。
2015年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组一等奖、2019年获广东省第二届青年教师综合能力大赛第一名、2021年获广东省第十届体育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多次荣获中山市教学比赛、技能大赛一等奖;多次在省、市级教研活动上公开课、示范课;主持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1项、参与市级课题研究1项、7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和市级以上获奖。